全力打造宜居生态新区
在师市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兵团党委常委、师市党委书记、八师政委徐志新强调要以高新区为主要平台,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招商引资为根本途径,举全师之力,大力培育互联网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养老产业、教育医疗产业、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力争在五年内把高新区打造成师市新经济新产业的增长极,努力把师市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基地。按照发展规划,石河子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实施分区规划,设立环保“第一门槛”,杜绝“三高”企业入区。
近日,石河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对高新区分区规划进行了第五轮研讨,确定了石河子高新区功能定位、产业体系、发展目标,提出了建设生态、智慧、高效新区的发展思路。
依据石河子城市总体规划,石河子高新区的定位不仅仅只是国家级高新区,更是石玛沙城镇组群的综合服务中心,将体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市级功能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功能三方面的职能。因此,在高新区的规划上不能仅仅只安排高新技术功能,更应考虑承载区域性城市服务配套功能,如区域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体育、文化、会展、娱乐等)的建设、重点区域性基础设施以及完善城市配套的民生设施(居住、医疗、教育等)的建设。
兵团党委常委、师市党委书记、八师政委徐志新2013年第一次到南山新区调研时就强调,高新区建设,规划要先行,主要是体现在城市集中、功能齐全、环境美化、风格多样、投资多元等几个方面。新区的规划设计要高端、风格要独特、功能配套要强、产业发展不落后,要把高新区打造成舒适宜居、生态园林、特色文化、风格多样、休闲度假的新区。
2014年,石河子国家级高新区正式落户南山新区后,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始终遵循师市党委对高新区的发展理念,通过考察内地高新区发展规律,探索制定出了符合石河子特色的分区规划和产业规划。确定了高新区未来将成为兵团八师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战略高地;石沙玛城镇群科教文卫中心、区域公共服务核心;石河子南部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智慧新区的功能定位。
分区规划——体现传承与创新
经过两代军垦人的不懈努力,石河子形成了较完整的城市绿化系统,先后荣获中国首届人居环境奖、国家级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等殊荣,获得了“戈壁明珠”的美誉。石河子高新区传承老城区建设中开拓创新的军垦文化精神、棋盘网络的道路绿化格局和虚实相映的城市发展轴线,呈现出严谨、高效、开拓、执行、奉献的精神特质。
在承接老城区高端居住、商业设施、市级大型文体设施、休闲娱乐、生活游憩的功能外,高新区将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科研成果转化、产业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多方面功能。
规划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将形成“一带二轴三核六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是指沿火炬路东西向建设城市发展带。
“二轴”是以火炬路以北,延伸石河子子午路、东四路、东五路空间联系轴。
“三核”是指沿火炬路以南,围绕石河景观带打造公共服务核、科创研发核和都市休闲核。
“六组团”即:通用航空产业组团、科创孵化核心组团、文体会展组团、高教组团、科创产业组团、健康养生组团。
——在居住模式上,高新区摒弃老城区大院式的住宅模式,倡导以生态绿色为目标,打造健康、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小区。居住用地以组团划分,配置邻里中心、社区服务等。
——在交通方式上,倡导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实现公交、单车、步行系统的无缝衔接。
——在景观营造上,主要以公共服务中心、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和都市休闲中心为一体,塑造多元化新区。
——在运营模式上,充分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PPP项目应用,成立PPP项目管理中心,探索开展众筹平台等新型融资模式。
——在现代公共服务上,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城市效率的大幅提升,高新区的公共服务中心以提供高效的业务办理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为宗旨,强调公共服务中心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在现代产业服务上,高新区作为石河子市提升城市功能的核心平台,产业服务水平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打造高能级产业服务平台。
——在现代生活服务上,住宅方面,高新区将打造生态、高品质的居住产品。石河子现有的居住产品多以多层、高层住宅为主,高新区将差异化地发展低密度住宅产品,为工薪阶层提供第二居所的选择,提高居住品质;目前,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自然型、体验型休闲成为大家心情和加深交往的主导消费形式。休闲产业方面,高新区将发展多元复合型业态,满足人们一站式购物的需求,增加体验式购物消费,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酒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产业定位——高端、低碳、现代
石河子高新区根据石河子现有产业的优势,确定了打造以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为引擎主导,以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通用航空为战略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保障的“131”新兴产业体系。一大战略引擎为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服务,其中包括:云计算、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和软件服务、工业物联网(互联网+工业)、农业物联网(互联网+农业);三大战略支撑为生命健康(包括葡萄酒产业、医疗健康、养老养生、生物科技)、节能环保(包括节能环保材料、节能设备、水处理、大气综合治理、节能环保服务)、通用航空(包括通航运营、通航综合保障服务、通航制造、航空物流);一大服务保障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科技服务业、高端商务、商贸休闲、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打造天山北坡经济带创新增长极。
围绕着“131”新兴产业体系,高新区将建设信息互联网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石河子大学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双创空间”科技创业园这6大园区来承接、集聚产业和专业化服务。
石河子高新区采取技术先行、延伸拓展、企业带动、生态循环等战略,将传统资源密集型发展转变为智力密集型发展;加强对外开放、优化市场结构、引入高端人才等策略,运用互联网转变和优化传统产业。
高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严禁引入不符合功能定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高新区将毫不犹豫地将环保作为“第一道门槛”。
在整体规划中,高新区将重点打造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滨湖水岸、带状公园、街头绿地、体育公园、防护林地等多元绿化景观类型,体现人文与生态和谐、新城与自然共融、现代与传统呼应的城市新地标的建设风格。
高新区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约997.18公顷,占总用地的21.16%,比国家标准高6.16%;人均绿化占地33.23平方米,比老城区人均绿化面积多12.35平方米,(老城区人均绿化占地20.88平方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约893.97公顷,占总用地的18.97%,比国家标准高10.97%;人均占地29.8平方米,比老城区人均占地面积多9.79平方米,(老城区人均占地20.01平方米)。景观河长7.3公里、宽500米,沿河规划有滨河广场、体育公园、带状公园等休闲场地。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为容积率较低的高档住宅小区,从小区的住宅采光间距、绿地率、停车位的配置等方面打造优美的居住环境。道路景观建设按照道路名称寓意设计以石城、诗城、科技新城为主题思想的高品质宽广的林荫道路系统。
师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对高新区寄予了厚望。在今年的师市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兵团党委常委、师市党委书记、八师政委徐志新在报告中强调要以高新区为主要平台,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招商引资为根本途径,举全师之力,遵循全国高新区发展规律和经验,大力培育互联网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养老产业、教育医疗产业、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组团式布局、集群化开发,力争在五年内把高新区打造成师市新经济新产业的增长极,努力把师市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基地。
高新区管委会力求做到城市、人类和自然三者合一,为石城人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社会和谐、美誉度高的人居环境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