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坦克碰上苏军坦克有多惨
7月4日中午,苏军装甲兵团奉命移往东岸,坦克旅和装甲旅一前一后,一里一外,向日军河东兵团发起大规模进攻,日本航空兵掩护河西兵团撤退都来不及,自然也顾不上为安冈提供情报,诺门罕战场上又是沙丘连着沙丘,这边看不到那边,当哨兵发现苏军坦克铺天盖地压过来时,双方距离已不足一公里。
按照日军对坦克的分类,20吨以上才为重战车,但限于其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能力,始终没能研发出符合这一规格的坦克,在日本陆军里服役的一般只有轻战车和中战车两种,比如第3战车联队的主坦克便是89式中战车。
89式战斗全重13吨,是日军所有坦克里面火力最强,装甲最厚的一种型号,不过这也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光是苏军当先出战的第11坦克旅,就拥有近百辆坦克,其中有两种是先前已经露过脸的,即T-26轻型坦克和T-130喷火坦克,就装甲厚度和防护能力来说,它们就已经不比89式差多少,等到T-28再站起来,89式就被完全淹没了。
20吨以上为重战车,那只是日本人的分类法。苏联人可不是这样,接近于89式的T-26,只被算在轻战车范畴内,T-28全重已达31吨,他们叫中战车!
T-28与89式站一块,简直就是巨无霸与侏儒的关系。T-28 不仅有“巨无霸”的块头和体量,而且火力甚猛,坦克射击时迅速而准确,几乎没有臭弹。它们上来后,几拳就把89式给打趴在地,一辆又一辆日军坦克被击中后发生爆炸,瘫在地上成为了一堆废零件。
日军坦克碰上苏军坦克有多惨:像是数量庞大的牛群在追击一小群羊(日军的89式坦克)
让吉丸联队长格外诧异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自己一上来就被苏军给死死盯住,他自己都觉得奇怪:都是废铁,你们怎么就单单看上了我?出卖吉丸的,恰恰就是他所乘坐的那辆指挥坦克。
日造坦克省工又省料,坦克舱十分狭小,这是多数坦克都不装通讯设施的原因。联队长要对外联络,不能不装车载电台,而空间一共就这么大,装了这个,便容不了那个,所以指挥坦克一般不加载火炮,很容易辨别。
其它国家的坦克部队有的也有这一问题,不过他们会在指挥坦克上另外加装一根钢管,看上去就跟炮筒一样,为的就是要鱼目混珠,使敌军分辨不出。
日本人的聪明劲都用到如何省钱上去了,从来没考虑过这一招。吉丸的秃子坦克往那里一戳,想不让人认出都难。
苏军争相追逐,周围的日军坦克赶紧上前护卫,可怜哪里挡得住。几辆T-28连发数炮,指挥坦克和坐在里面的吉丸联队长一道成了渣渣。
中战车尚且不济事,轻战车更不敢上去硬碰硬。玉田的为人要比吉丸鬼得多,他见势不好,赶紧指挥自己的第4联队飞逃。
日军坦克碰上苏军坦克有多惨:像是数量庞大的牛群在追击一小群羊(苏军坦克部队)T-28虽是个壮汉,跑起来却也不慢。几辆日军坦克逃避不及,被T-28撵上,后者连炮都懒得打,直接将95式撞翻在地,然后嘎嘎嘎地辗压过去,那一幕,就仿佛是在上演现实版的变形金刚。
诺门罕成了苏军新武器的试验场,会喷火的,块头大的,速度快的,火力猛的,全聚着堆上来了。当天的战局,更像是数量庞大的牛群在追击一小群羊,而那一小群羊丧于牛角或牛蹄之下只是个时间问题。
就在安冈和他的部下们万念俱灰的时候,草原上突然刮起一阵沙尘暴,一时间,大量黄沙挡住了光茫,白天变成黑夜,残余的日军坦克趁机脱出重围,一口气逃回了将军庙。
第1战车团原有坦克70辆,这一战就去了一半。消息传回日本国内,参谋本部受到极大震动。70辆坦克看上去够寒酸,但以日本的国力和资源状况,能凑齐这些宝贝已经十分不易,而且第1战车团还是当时日本唯一一个坦克师团,以后要靠它来“孵化”其余坦克部队,哪里经得起如此消耗。
参谋本部特地晓喻关东军,要求今后必须切实保障第1战车团的安全,不得再让它与苏军装甲兵团对攻。
其实就算参谋本部不表态,面对自己打一辆少一辆的队伍,安冈也早就没了正面对攻的实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