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凉鞋
1976年,我和兵团农场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学习无忧无虑,生活毫无激情,更没有过多的追求和奢望。
那年夏天,开始流行穿塑料泡沬凉鞋,看到很多同学脚上穿的凉鞋我内心像猫抓一样难受,4块钱一双的凉鞋对我来说真是奢望,因为我们一家五口人就靠父亲的工资生活,每月除了生活费还领不到10元钱,我和弟弟、妹妹的穿戴都是靠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根本不敢花钱去卖,但那种赶潮流的心态却此起彼伏、无法平静。
放学回家,母亲看到我茶饭不思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吞吞吐吐的对母亲说:“我想买双凉鞋”。母亲说:“咱们家买咸盐的钱都没了拿啥买鞋?”我说:“妈!你就想想办法嘛”,"没办法”母亲不再理我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起床一看,早饭在桌上,母亲不知去哪了,我赶紧吃饭,吃完饭准备帮父亲干活去。这时母亲拖着一条残疾的腿回来并递给我5块钱:“拿去买凉鞋吧!”“妈!咱哪来的钱?”“别问了,做娘的能不管你们吗?赶紧走吧,别忘了买两斤盐回来。”“知道了”我飞跑着奔向团部。
第二天是星期天,起床一看,早饭在桌上,母亲不知去哪了,我赶紧吃饭,吃完饭准备帮父亲干活去。这时母亲拖着一条残疾的腿回来并递给我5块钱:“拿去买凉鞋吧!”“妈!咱哪来的钱?”“别问了,做娘的能不管你们吗?赶紧走吧,别忘了买两斤盐回来。”“知道了”我飞跑着奔向团部。
穿上新买的凉鞋别提多精神了,都快乐疯了。可好景不长,到渠道里洗脚,一不留神冲走一只,我赶紧去追,可哪追得上啊!别提多郁闷了,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把那只凉鞋悄悄藏起来。但还是没满住母亲“你咋不穿凉鞋了?”,“我穿不习惯”,“胡说,是不是丢了?”“没有”,母亲“啪”的就打了我一巴掌,“还说谎,我都知道了,可你知道吗,那5块钱是我辛辛苦苦半个月给别人做鞋的工钱”!我的泪水忍不住流出了眼眶。
往后的几天,我一有空就到那条渠上转悠,终于让我看见了那只鞋,对!是我那只凉鞋,它在一节树枝上挂着呢,我像捡到宝贝一样跳进渠里把他抓起了起来。从此,我把这双鞋一直当作心爱之物保存着。它也让我深深地记着并明白一个道理:贫困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多么的贫乏,我们的母亲为了我们经受的一切,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忘却她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的付出,现在的的生活已远远不能与日同语,而我们却陷入诸多不满之中,在对比中我们应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