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丁与梦想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白杨树下已不见当年的营房。
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里,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军大衣,历尽沧桑,向人们敞开着心扉。
这一个个补丁,它来自井冈山,来自延水旁。这一个个补丁,它来自天山脚下,来自戈壁滩上。
这一个个补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还是不屈信念的坚强?这一个个补丁是对艰苦生活的忍耐,还是对建设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个个补丁啊,给你一个个思考,给你一个个遐想。
这一个个补丁啊,就象一块块吸满水的海绵,蕴藏着期望,承载着梦想。
这一个个补丁啊,就象积蓄着能量的火山,一瞬间就会展现它精神的辉煌。
弹指一挥间,艰难的岁月从头越。
如今,这一个个补丁变成了一片片绿洲。这一个个补丁变成了商店、学校、工厂。这一个个补丁变成了戈壁滩上美丽的花园......这一个个补丁就是满载荣耀的军功章。历史的痕迹,红色的记忆被深深地镌刻在屯垦戍边纪念碑上。穿补丁衣服的军人铸就了千秋伟业。军大衣上的一个个补丁化作了一块块磐石,筑起祖国西北的铁壁铜墙。
这就是石河子的神奇,这就是石河子的魅力。
诗人艾青赞美说,“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
的确,石河子——这座军人打造的城市,“一年三百六十天,时时刻刻改变模样”。
一条条繁华的街道就是美丽的诗行,文明的市民和文明的车辆就是动情的音符,人们脸上诚信友善的笑容,组成文明和谐的交响。南来北往的游人尽情地把森林城市的美景分享,穿红戴绿的人们自豪地把幸福生活品尝。彩裙飘逸,神采飞扬。在人们的服装上再也找不见补丁的踪影。
但在生活里,确实离不开补丁。道德的缺失需要“补丁”,思想的防线出现了缺口需要“补丁”;工作的失误和损失需要补救,各个领域的空白需要填补......
补丁,是劳动人民的杰作,体现了善待生活的智慧和情谊。补丁还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梦想,体现了一种变革的思想和力量。现在穿补丁衣服,是为了将来不穿;当代人穿补丁衣服,是为了子孙后代永远不穿!
补丁摞补丁的军大衣,不是“金缕玉衣”,它是革命先辈传给军垦儿女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人人都具有“补丁”的变革思想,人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石河子的明天将会更美好。愿“补丁”变革的思想这一文明之花把石河子打扮得更靓丽。
六十年的征程,三代人的梦想。云想霓裳花想容,不断求索,石河子将变得更加漂亮。花果缀南山,香漫石城。北湖映红日,鹤翔九天。驼铃梦坡,人们为沙漠系上绿色的飘带,黄色的海洋涌起绿色的波浪。玛河的油气啊,为石河子百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石城儿女永远是三五九旅的士兵,石城儿女永远是兵团的好儿郎。小蟠桃做成大产业,再造一座新城......石城儿女永远走在行军的路上。将军山啊,为你守望!开创基业的将军啊,为你圆梦把赞歌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