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印象 > 正文
思乡的味道
【作者】:杨发琴  【发布时间】:2016-05-27

 

小妹在微信上分享了一个梦,她梦到了从小长大的村庄,还有骑在邻居家墙头看电影的场面。其实,我也依然,时常梦到生我养我的故地。
小小的村庄,老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杏树,小伙伴们一起攀爬过的那堵黝黑光滑的石头墙,下雨后提着鞋子去上学的泥泞狭窄小巷,门前那夏日洗衣、冬日滑冰的涝坝,在梦中,故乡的水土都那么清晰,故乡人的面容都那么亲切,故乡的味道依然那么浓厚醉人!无数次,我静静的躺在床上,脑海中放映着小脚丫踩着故土的快乐;无数次,我站在窗前,回味着故乡每一个难忘的场景,眷恋着每一个追逐玩耍的角落,一切都成了悠悠绵绵的回忆,一切都化成了一种淡淡的乡思,真是想念故乡那浓浓的乡土情!
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离家 50 多公里远的中学,从那时起,几乎只有两个假期才能回家,儿时的小伙伴们也离散了好多,短短的假期,还要帮家人干活,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日子逐渐少了。儿时,小伙伴们一起牵着长长的风筝线奔跑,有时钻进草垛捉迷藏的快乐,永远成了美好的回忆。1990 年,我家响应国家迁移政策,搬迁到了距“大岭村”五十多里的平原地区,而后的日子里,上高中、大学,就业后远离故土,转眼二十多年没有见到故乡的一草一木,多少次,只有在梦里,亲吻着故乡的一切。
今年七月份,我探望生病的父亲,从兰州医院返回家的途中,路过家乡时已是夜幕降临,我们停留了一会。夜幕下的村庄,只有几家的灯亮着,迁移后破旧的房屋旧址,使我已经无法分辨方向,父亲对这个夜幕下的故地依然记忆清晰,他激动的给我指点着,这是熟悉的老商店,那是学校的旧址,前面是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必经的鲁家小巷。学校旧址就在我们身后,一幢幢破旧的教室,熟悉的操场,院墙早已倒塌。这座学校是父亲亲自负责建起的学校,真是“岁月不等人呀”,父亲的功业伴着父亲一起苍老,留下的只是残存的回忆。夜幕下,故乡的影子似乎依然清晰,那种久违的感动,早已湿润了我的双眼,那种亲切,那种激动,早已充斥我的内心,瞬间,每一个细胞几乎活跃起来,我的家,我想看看我出生的家,那种渴求而不予的无奈。那一刻,我只恨天色晚的如此之快。由于时间紧张,我们没有去看我家的院子,遗憾的离开了。车走了,心却永远停留在了故乡,是呀,没有来到故乡的时候,我对思乡只是一种淡淡的怀念,而今,亲临故土,我对故乡的怀旧倍感迫切,而今,却没有清晰看到故乡的容颜,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故地,看来以后只有在梦里重逢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