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印象 > 正文
母爱情深
【作者】:邱海虹  【发布时间】:2015-09-02

 

在我心中,母亲一直是我的榜样。
母亲是1954年支边的山东女性,勤劳、朴实、厚道是她们那一代山东妇女的典型特点。然而,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母亲的善良与坚韧,它就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前进的方向。
母亲有一颗晶莹的心。
记得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快到家时,看到一群人不知在围观什么,好奇的我便挤了进去。只见一个头发凌乱、身上脏兮兮、腿有残疾的30来岁的妇女正在垃圾堆里翻找着什么,围观的人们大都指指点点地嘲笑着她。这时,母亲也来到了人群中,她没有跟着那些人起哄,只是一言不发。那个女人发现一个脏萝卜竟如获至宝,一把抓住就啃了起来,人群中爆发出一片哄笑,尚不懂事的我麻木地看了母亲一眼,竟发现母亲眼中有些异样,随后就见她钻出了人群。不一会儿,母亲又来了,只是手中多了两个又白又大的馒头。母亲将馒头递到那个女人手里说道:“快吃吧,不要再捡垃圾吃了。”母亲的举动引来一片讶异的目光。轰笑声变成了片刻的宁静。那一刻,母亲与周围人的强烈反差让我一下回不过神来,但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回到家后,我问母亲为什么那样对她,母亲说,听人讲,那女人是来上访的,她的脚好像是由于生了女孩在月子里被婆家人大冷天抬到外面冻坏的,母亲说这话时眼睛红红的,仿佛说的是自己的一位亲人。母亲说道:“这样可怜的人,不该像那些人一样去笑话人家。”小小年纪的我不禁被母亲的善良深深打动。
工作一年后,母亲住院了,医生没检查出病因,只说是怀疑是食道癌,母亲住着院心里极不踏实。一天,我去给母亲送饭,路上看到一幕情景勾起了自己的心事,当时,很情绪化的我竟哭了起来。到了病房,见我哭过,母亲问我是不是因为她的病,我说不是,是我自己的事。母亲很不放心,待我回家后,她也赶了回来,执意要问家人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并说看到我哭过。父亲和姐姐得知后对我劈头盖脸一通训斥,我也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可又觉得很委屈,必竟我是情不自禁。母亲了解了真实情况后,也就没多说什么,回去住院了。
第二天,我又去送饭,心里直打鼓,不知道病房里其他病人会怎么看我。进了病房,同病房的人果然用异样的目光盯着我,我浑身不自在。母亲接过饭先不吃,而是拿起一本《读者文摘》合订本,指着其中一篇文章叫我看,我看了没几行竟然笑出了声,文中幽默的故事帮我瞬间化解了所有的尴尬。母亲这才满含笑意地吃起饭来。每当想起这事来,我的心里就有无限的愧疚,母亲在自己病情不明、生死悬而未决之时,竟然还牵挂着自己的女儿,还想着要宽解女儿的心,这是怎样的母爱呀!
母亲的坚强与坚韧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家虽住上了楼房,但因为没有地下室,家里得挖菜窖用于储藏冬菜,当时我们那里家家如此。父亲的手有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所以挖菜窖成了母亲义不容辞的事。还记的当时,母亲就那么一锹一锹地挖着,脸上漾着劳动的欢娱,没有丝毫的怨忧。每挖出一堆土之后,母亲就用借来的小推车把土拉出去,挖到深处,母亲的头就陷到坑里了,要把一锹土扔出坑外,已显得很吃力。映像中只有男人才干这种活,不时有过路的跟母亲相识的人会问我父亲为什么不来干这活,母亲会告诉人家我父亲手不行,说这话时母亲的脸上会掠过一丝让人不易觉察的哀伤,但很快就一闪而过,她依然一丝不苟地干她的活。
1987年,我家搬新楼房了。由于是一楼。又在顶头的单元,房子很冷。记得当时我家厨房简直不能进人,窗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哈气成霜。母亲每次都自己进去做饭,不让我们插手,我们只要推开厨房门递个东西什么的,她就会说快出去,快出去,冷得很。这种日子持续了几年,直到我们家房头上盖了一家商店,厨房才双变得暖和起来。这以后,母亲也就允许我们进厨房了。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母亲像个强壮的女铁人,干活麻利,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即使生病发烧也是休息一会儿就好,所以不知道怜惜母亲,不知道母亲的辛苦。时光飞逝,如今的母亲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虽然还坚持干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儿,但明显的体力大不如前,而人到中年的我,仿如当年的母亲重生,身强力壮不知道累。自然规律不可阻挡,但我仍然衷心地祝愿我的母亲健康长寿,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