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印象 > 正文
猴年说猴:孙大圣的进化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2-18

 

十二生肖中,猴子属于灵长类,与人类最为亲近。
不错,我们小时候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简单理解,就是“人是猴儿变的”!这里的“猴”自然取广义说法,包括了猿类——与猴相比,猿没有嗉囊、不长尾巴。
估计当初达尔文推导进化论时,自己也吓了一跳:高贵的人类,怎么会同浑身长毛的家伙沾亲带故?不过跟“抟土造人”的神话相比,达尔文的说法显然更靠谱。
猴年说猴:孙大圣的进化世界各民族对人类起源的解释各自不同,非洲一些部落的创世神话,即认为人是猴变的。而中国古代有不少灵猴传说,也都将猴“人化”,视为同类。——只是早期故事中的猿猴不脱动物本性,贪吃好色,形象欠佳。
唐传奇中有一篇《欧阳纥》(又作《补江总白猿传》),叙说梁朝别将欧阳纥随军南征,兵至桂林,他的美丽妻子忽然失踪。欧阳纥心急如焚,入山寻觅,在二百里外的深山洞穴中找到妻子,与几十个美妇人一同被一“神物”拘禁。
在欧阳纥的协助下,众妇人将“神物”灌醉,绑于床榻,“白衣曳杖”的“美髯丈夫”现出原形,竟是一只遍体白毛、目光如电的猿猴!猿猴临死时对欧阳纥说:你的妻子已经怀孕,生个儿子不要杀掉,将来幸逢圣君,可以光大猴年说猴:孙大圣的进化
宗族。——一年后欧阳纥的妻子果然生下一子,貌类猕猴,却聪悟异常,知文章,善书法,日后还做了高官。
传奇中未提名姓,但当时人都知道,这是影射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是欧阳纥之子,才华横溢,但相貌丑陋。有个朝中大佬写诗嘲笑他:“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猕猴!”欧阳询当即反唇相讥,两人一笑而罢。后来有好事者借题发挥,写了这篇无聊文字,却因描摹生动而广为流传。宋元人还据此创作了话本小说《陈巡检梅岭失妻》,并被人改编为同名戏曲。
猴年说猴:孙大圣的进化猿猴劫夺妇人的传说,在说部中还有不少,连神猴孙悟空也不能“免俗”。在明代章回小说《西游记》之前,有一部明初人所撰的《西游记杂剧》,内中的孙猴子不是“孤独一支”的石猴,而是兄弟姐妹俱全。孙猴子自称“通天大圣”,而“齐天大圣”则是他哥哥的名号;他还有弟弟“耍耍三郎”、姐姐“骊山老母”和妹妹“巫枝祇圣母”,个个名号“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群猴子。
孙猴子还有人妻,本是火轮金鼎国的公主,被他“摄”到“花果山紫云洞”中成亲;这行径跟《欧阳纥》中的白猿怪并无二致。而孙猴子大闹天宫,偷了王母娘娘仙桃百颗、仙衣一套,竟都是为了取悦媳妇!
只是到了大家吴承恩笔下,孙猴子才脱略兽性,提升人性及神性,变成不近女色、六根清静、一心保唐僧取经的圣徒!——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种“进化论”吧。
猴年说猴:孙大圣的进化猴子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九,排名不高;然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却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其他生肖的代表,不是当配角,就是败在他手下。即如八戒(猪)是他的师弟,要听他指挥;二十八宿之一的昴日星官(鸡)也要听他召唤,助他降服蝎子精。四海称王的神龙,也不敢对他说半个“不”字(龙)。鹰愁涧的小白龙输于他的棒下,变身龙马,供唐僧骑乘,这又涉及两种生肖:蛇和马——民间称蛇为小龙;当小白龙斗不过悟空时,正是“变作一条水蛇儿,钻入草棵中去”的。
此外,悟空初登征途,曾打死一只老虎,剥皮做了虎皮裙;后来又在车迟国斗败虎力大仙(虎),同时战胜羊力大仙(羊),令其在油锅里丧生。牛魔王(牛)则是悟空的朋友,后来反目成仇,也败在他手下。
悟空还在天竺国揭穿假公主的真面目,那原是广寒宫玉兔所变(兔)。至于陷空山无底洞的女妖精,则是耗子成精(鼠),被悟空请来李天王父子降服。
说来说去,十二生肖中只有犬被悟空所忌:闹天宫时,他被二郎神的细犬咬了一口,吃过大亏,始终心怀戒惧。
神通广大的孙大圣也有所忌惮,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大自然总是减损盈满的,增益不足的;人类社会总是厌恶自满的,喜好谦逊的。语出《周易·彖》)
一个人本领大如天,也要时刻知不足、怀警惧。——猴年是手舞金棒、大展宏图之年;而孙大圣的教训也应时时记取,不仅是猴年不能忘记,这同样是进化的表现!